环球关注:同款种子天地齐种 实践里学物理知识 多所中小学常设“天宫课堂”


【资料图】

虽然50分钟的“天宫课堂”第三课圆满结束,但它带给孩子们的思考还在继续。北京市一些中小学通过各种方式,将“天宫课堂”引入日常教学。

在400公里外的太空上,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问天实验舱生命生态实验柜中栽培了拟南芥、水稻两种植物。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陈冬对开花的拟南芥进行了剪株操作。在北京,“同款”太空植物也长势喜人。9月初,“天地共播一粒种”——青少年与航天员一起种植物科普活动启动,与问天实验舱“同款”的拟南芥、水稻种子在多所学校生根、发芽、开花。

“‘小南’长出了5片椭圆形的叶子”“矮秆水稻‘小薇’的茎比较粗”“浇水用纯净水,是为了模拟空间站的状态”……在中关村一小的“空中小农庄”里,五年级学生在观察日记里认真记下拟南芥和水稻的新变化。“在‘天宫课堂’里,我看到水稻会吐水,原来改变一点环境因素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这太神奇了!”一名学生说。

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的学生们则设置了光照和湿度两个实验变量,观察天上种植的作物与地面种植作物的不同。广渠门中学在“天宫课堂”直播前安排了一场热身课,课表中有4个项目与物理相关,老师用生活体验讲解了微重力环境、失重、毛细现象等知识点。

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表示,拟南芥和水稻是科学研究中典型的模式植物,它们生长周期短,遗传背景清晰,便于在实验室内操作。“天地共播一粒种”活动设计的初衷,是要将真正的科学实验过程引入“天宫课堂”。科学家和航天员向孩子们展示科学研究的面貌,孩子们则通过种植、观察,亲身参与到科学实验中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