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再现半世纪前运河水岸风情 老住户手绘八里桥版“清明上河图”
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之间的八里桥,是大运河文化带上的重要文物。最近,朝阳管庄居民李文华手绘了一幅5米长卷,细细描摹了半个多世纪前的古桥和京通石道,在街坊邻居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甚至被称赞为八里桥版的“清明上河图”。
(资料图片)
重现杨闸街历史繁华
李文华今年75岁了,耳聪目明,声如洪钟,平日素好写诗作画,客厅四壁皆挂有国画和诗词。见记者来访,他客气地斟上一杯茶,拿出自己精心创作的《八里桥下全景图》铺在地板上展看,“它有5米多长,书桌上摊不开,放地上才能勉强看全乎。”
随着长卷一寸寸展开,上世纪60年代初的八里桥旧貌,仿佛穿越了岁月烟云展现在我们面前。
画面主景是当时热闹繁华的杨闸街。它东接八里桥,桥下的通惠河碧水汤汤,酒馆、饭店、学校、大车店等散布路边,旁边是大片的村落、粮田,每户的宅院上还写着主人的名字。一路向西,垂柳吐绿、桃花盛开,至三里地外的杨闸清真寺,画卷方至尾声。
抚卷细看,人和物都质朴生动,有荷锄老农、推碾农妇,也有垂髫小儿,牛羊悠然觅食,芦花鸡扑棱棱起飞。“这种公交车你们肯定没见过!”李文华指着画上的蓝色公交车,车顶部驮着大煤气包,“有时爬坡吃力,乘客们还得下车帮着推呢!”
2020年底,李文华开始动笔,断断续续花了约两年时间,长卷于今秋完工。儿时的邻居、发小儿得知后纷纷上门拜访,一览长卷,喝茶叙旧。
为儿孙留一份乡愁
从前,李文华主要画老虎、花卉、美人。这回为什么花这么多精力描摹古桥和石道?
李文华说,他小时候常穿过八里桥去通州玩儿,他的妻子也是土生土长的通州人。直到京通快速路开建,他住的村子才搬走。“这几年,城市副中心建得越来越好,我常陪老伴儿回她娘家看看。城市发展太快了,希望能用画留住一份乡愁,让儿孙辈能了解我们的历史。”
半个多世纪前,八里桥下河水清澈,苇子茂盛,顽皮的娃娃们常在河里游泳、去芦苇丛里掏鸟蛋。杨闸街几乎与河平行,这条路虽不宽,却藏着相当多的故事和传说。“以前附近都是土路,杨闸街是惟一的石路,铺路的大石头有两米多长。”李文华说,他打小儿听父辈们讲,这里过去是皇帝前往避暑山庄的必经之路,圣驾到来之前须“黄土垫道、清水泼街”,所以路旁水井颇多。
再往前的历史,街坊们鲜有了解。其实在京城漕运史上,杨闸街的地位举足轻重。运河文化专家陈喜波告诉记者,在清代,为满足京城运粮、缓解通惠河的运输拥挤现象,保证京城至通州各仓及漕运码头之间的通畅,曾经将土路铺成一条四十里石道。杨闸街就是京通石道的一部分。这一路曾经市肆繁华,附近集市昼夜不息。
拜访老邻居精准还原旧宅
初中毕业后,李文华干上了木匠活儿,因为手艺好,请他做工的人得排队。上世纪80年代末,李文华进入朝阳印刷厂工作,跟着师傅学制版、印刷,没多久,商标机、名片机、闷盒机等设备,他都玩儿得转,没过几年被提拔为车间主任。虽没学过画画,但常年在车间里耳濡目染,也掌握了些运笔作画的基本方法。
“我们后勤部门有个老刘,是通州人,也爱画画,对八里桥特有感情。我俩当时就商量着给古桥画一幅画。”李文华回忆当年,“两人计划得挺好,可当时年轻呐,工作太忙给耽搁了,慢慢儿的,也就淡忘了。”
这次两年作一幅画,实在算得上慢工出细活儿。画得慢,是因为老村旧貌如今几不可辨,需要遍访故人,才能精准还原当时的风貌。
这两年,每逢与老朋友、老街坊相会,他总是细细请教,把各家各户的位置搞清楚。时间久远,大伙儿就记不太清门牌号了,他干脆用邻居们的名字指代院落。本是无奈之举,效果却出人意料得好,大家看了倍感亲切。
《八里桥下全景图》赢得了不少喝彩,可李文华仍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甚至称之为“草稿”。最近,他计划着再画一幅:“画幅更大些,把八里桥和通惠河画得更细致些。到时候,欢迎你们再来我家看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