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今热点:个人违法投放垃圾一年半处罚8.1万余起 北京多个小区试用全降解塑料袋
两年半来,全市累计对9000余个居住小区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检查,小区垃圾分类平均问题数从16.3处次下降至2.7处次。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昨天书面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情况及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资料图片)
未正确分类扔垃圾警告6.7万余起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全市累计执法检查责任单位204.08万家次,垃圾分类整体问题率从2020年5月的15.4%下降至2022年10月的1.85%;检查9000余个居住小区,小区垃圾分类平均问题数从16.3处次下降至2.7处次。
通过4轮次“城管执法进社区”居民个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一年半时间累计检查小区、村共计5.7万个次,累计检查居民及村民31.57万人次。针对个人未正确分类投放违法行为处罚8.1万余起,其中警告67967起,罚款13092起,助推居民个人从被动遵守法规到主动履责转变。
“守桶”由人防向技防转变
经过不断探索,垃圾桶站值守方式正在逐渐由人防向技防转变。
例如,东城、西城、通州等区在自主投放水平相对较好的居住区,探索推广视频监控探头值守方式,优化调整桶站开放时间,减轻监督员桶站值守压力。石景山、顺义等区通过示范楼门、红黑榜等形式表扬分类好的家庭和楼门,警告错误投放行为人,指导督促居民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在楼门口营造良好的分类氛围。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2年第一、二季度全国生活垃圾分类考核评估中,北京市排名居于前列。
“回天地区”试点应用全降解塑料袋
可堆肥、全生物降解的塑料袋正在研发试点中。为了解决居民投放垃圾“最后一米”破袋脏手难题,市城市管理委会同国家能源集团、北京化工大学开展技术攻关,研制符合本市末端处理工艺需求的全降解塑料袋。目前,已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区的5个小区和昌平区“回天地区”开展试点应用。
此外,在包装减量方面,对抽查发现生产、销售、使用不合格塑料购物袋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2022年度已办结塑料污染治理领域违法案件221件,罚款120.21万元。其中,违规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82件,罚款104.26万元;商品零售场所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14件,罚款9.20万元。
净菜上市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
为了推行“净菜上市”,本市已建立产地初加工等各类监测点16个,监测点的净菜总加工量1.8万余吨。此外,建立产地初加工示范点10个,开展采后商品化处理、尾菜加工利用、电商绿色包装等技术示范,净菜上市比例较2021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同时,建立净菜配送、销售网络,支持通过降低进场交易费用等措施吸引净菜进场交易。
据相关协会统计,重点联系的18家超市共计700余家门店中,约80%的门店在销售净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