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续成功“摘帽” 解决居民生活痛点昌平这三个镇各有诀窍
以前是群众有事找镇政府,现在镇领导、社区(村)两委主动找群众,上门收集大家的诉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自2019年起,“治理类街乡镇”首次提出,要求将每月接诉量前十位和常住人口20万以上需补短板的街乡镇作为治理类街乡镇深入开展整治提升工作。这些街乡镇大多人口密集、区域面积大、管理难度大,在昌平,沙河镇、南口镇以及龙泽园街道,曾经也被作为“治理类街乡镇”纳入市级督导。
昌平区发改委负责人介绍,2022年昌平将群众的一份份“诉求清单”转化为了“任务清单”“治理清单”,三个镇街根据自身特点,着力解决居民痛点,成功退出市级督导范围,也为辖区群众交出了答卷。
沙河镇:合力攻坚啃下“硬骨头”
“住了14年的房子终于属于自己了。”今年,昌平沙河镇五福家园社区的居民拿到了期盼已久的房产证。
一张房产证因何让人等了这么久?记者了解到,五福家园社区建成于2008年,居住着周边小寨村、王庄村、满井东队村、大洼村、路庄村5个村的回迁村民。但入住的14年来,因房屋建设手续不规范、“一房两卖”、回迁政策调整等原因,村民们迟迟未能取得产权证,陷入越拖越难的尴尬境地。
昌平沙河镇接诉即办负责人李宝洋最懂这件事的不容易。他曾多次去找开发商沟通,但由于问题累积时间长,单从开发商一家身上找突破远远不够,这其中各种职责交叉现象严重,一个乡镇的力量终究难以推动。
房产证不只是五福家园居民心里的“一根刺”,也是市、区两级发改委一直关注、重视的事。自2019年被纳入治理类街乡镇以来,昌平沙河镇围绕群众诉求,着力破解治理难点,持续推动问题解决。
“房产证牵涉居民落户、子女入学、房屋交易等诸多方面,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着“尊重历史、无错优先、违法必究”的政策规定,把开发建设单位与购房人的责任分开,优先为无过错的合法购房人办理房产证。
同时,在市、区发改委的协调支持下,协同区住建委、区不动产中心、区第三税务所及开发商,共同成立了专项联合工作组,前后召开十余次专题会议。最终在各方单位的通力合作下,打通了办理房产证的路径,14年未能解决的问题,在2022年有了回应。
据悉,截至2022年年底,五福家园社区已成功办理房产证300余套,后续部分正在分批有序办理当中。
南口镇:“南”事快干 主动出击
“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楼道快成垃圾堆了”“小区没地方停车”……这是南口镇接诉即办负责人李围在2021年10月走访社区时,居民向他发出的埋怨,也是南口的沉疴顽疾。
南口镇曾经是名噪一时的工业重镇,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结构转型,“大厂”纷纷撤出,喧嚣与繁华退却后,以前的职工宿舍、家属院,而今化作了一排排老旧小区,产权结构复杂、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缺失成了现在南口镇的“痛点”。
2021年汛期,北京大雨频发,南口镇居民的不满情绪也在这一场场降雨下集中爆发,仅南厂西社区通过12345反映家中漏雨情况的工单就将近100件。“只有整体大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老毛病’。”但社区书记彭志军摆了摆手说,小区产权结构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公共维修资金很难溯源。“现在小区物业公司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很有限,只能进行小修小补,彻底的‘大变样’就甭想了。”
面对社区的无奈与居民的热切期盼,南口镇政府从2022年伊始便展开筹措资金,将楼顶防水层更换列入了治理类街乡镇重点任务清单。5月,工人师傅们已紧锣密鼓地更换着防水层,6月,南厂西社区7栋楼防水修缮工程顺利完工,涉及面积3500平方米。2022年主汛期期间,南厂西社区也经受住了“大考”,居民投诉件几乎为零,群众满意率90%以上。据李围介绍,包含该社区在内,2022年南口镇总共为25栋居民楼进行了防水修缮,面积达13000多平方米。
除此之外,居民反应的环境卫生不佳、停车位不足、物业管理缺失等问题也很快一一有了回应。“以前是群众有事找镇政府,现在镇领导、社区(村)两委主动找群众,上门收集大家的诉求。”李围说,这次的整治过程让南口镇快速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中跳出来,变被动办理为主动出击。据统计,经过一年的整治,南口镇平均诉求解决率为95.31%,群众满意率也随之上升至99.36%,达到“降量提率、排名提升”考核要求,成功摘帽。
龙泽园街道:探索有温度的基层治理经验
“沉睡”多年的锅炉房变身社区活动中心;4条背街小巷经过治理重获新生;362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柜)遍布各个社区;15000余延米社区围栏被翻修一新;24处景观小品提升工程为辖区注入生机与活力;8000余平方米绿化美化改造让龙泽园街道焕然一新……
自进入治理类街乡镇以来,龙泽园街道在盘活辖区微空间,开展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同时,龙泽园街道还探索着有温度、有情怀的基层治理优秀经验,激发全民共治共享的积极性。
龙泽苑社区书记伊然是昌平的“明星书记”,近三年来,龙泽苑所有的12345来电,解决率和满意率都达到了百分之百。让“生人社区”变成“熟人社区”是伊然做好社区基层工作的关键。
“我们是社区的110,因为我们比警察来得更快;我们是社区的120,因为我们比医生离得更近;我们是居民的儿女,因为我们比居民的儿女更近更快更方便;我们是居民的主心骨,我们是社区的12345。”这是龙泽苑西社区的服务理念,也是伊然常说的话。把社区当家,更能让居民感受到社区服务、治理的温度。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针对现有的基层治理体系不能调动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居民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现象,龙泽苑街道还积极打造龙泽“家”话居民议事品牌,协商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并以单元微信群的方式织密居民自治网络,及时了解居民需求,及时回应居民诉求、内部化解矛盾纠纷,引导居民共治共建共商共享。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