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观天下!立春后首场雪 延庆白草洼达暴雪量级
2月9日,朝阳路,行人在雪中。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资料图)
受高空槽影响,2月9日凌晨开始,北京出现降雪天气。9日上午,延庆、房山先后发布暴雪蓝色预警信号。
据气象部门统计,9日3时至20时,全市平均降雪量为2.1毫米,城区(朝、海、丰、石、东、西)平均0.5毫米,城区最大降雪量出现在海淀凤凰岭,为2.6毫米,全市最大降雪量出现在延庆白草洼,达15.9毫米,最大小时降水强度出现在延庆玉渡山,9日7时至8时降雪量为2.1毫米。
据北京市气象台预报,9日夜间降雪逐渐结束。10日白天多云间晴,最高气温6℃。需要注意的是,北京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仍在生效,预计至10日14时易形成道路结冰,雪后路面湿滑、能见度下降,自驾车需减速慢行,注意交通安全。
此外,雪后气温虽有回升,但体感阴冷,外出需及时添衣,注意防寒保暖。体弱人群要防范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此时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或容易加重,注意保暖的同时要关注身体变化,做好健康防护。
关注 1
城区小雪、山区暴雪 为何有这种差异?
据气象部门统计,2月9日3时至20时,城区平均降雪量0.5毫米,全市最大降雪量出现在延庆白草洼,达15.9毫米。根据我国的气象标准,在这次降雪过程中,城区属于小雪量级,延庆白草洼为暴雪量级。
为什么北京山区和城区的降雪量差这么大?这是由于北京三面环山,山区面积占62%,在北京冬季气候条件和地形的共同影响下,经常有高海拔山区出现降雪而城区不降雪的情况。
通常降雪需要三个条件:水汽条件、温度条件、动力条件,任何一个条件不达标都出现不了降雪。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北京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多西北风,空气很干燥,水汽少,因而降雪不易。再加上西有太行山、北有燕山,受到地形抬升作用,降雪和本就不多的水汽都留在了西部和北部山区,导致本就不多的雪都被“截留”在了山区。北京平原地带只有东侧和南侧没有群山遮挡,所以要靠低层东风回流的偏东气流将渤海水汽带来北京,才有机会下场痛快雪。
关注 2
这会是今冬北京最后一场雪吗?
今冬北京的雪总是“姗姗来迟”,初雪较常年晚40天才来,此次降雪更是下在了立春节气后。
其实北京立春后飘雪并不算稀奇,据中国天气网统计,常年(1991-2020年)二月份北京总降雪日数达77天,平均降雪日数约2.57天。另外虽已立春,但北京还没进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目前北京还处于冬季。
“立春后北京仍有降雪出现其实是很正常的。”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介绍,冬季北京水汽条件不好,不容易下雪;而立春后暖湿气流逐渐活跃,能给北京输送水汽,同时冷空气也仍在活动,因此容易出现降雪。
统计显示,常年北京平均终雪日为3月18日前后。近三十年来最晚飘落雪花的日子出现在2018年4月5日,那时北京刚入春,一场大雪又秒回“冬季”。
据目前的气象资料分析,2月12日山区还有降雪,城区是否有雪请关注临近预报。
关注 3
近年来北京降雪减少了吗?
在北方,北京不算是多雪的城市。根据北京市气象局统计,1981-2010年北京平原地区年均降雪日数只有10-12天,其中还包含了雨夹雪、冰粒、米雪等。因此,普通人感受到的降雪可能还要少。
数据统计显示,1967年至1976年10年间北京年均降雪日数达16天,2007年至2016年10年间,年均降雪日数下降至10天。
北京降雪日数不多,其中降雪量级能达到大雪级别的降雪更是屈指可数。1951年至2019年的气象大数据显示,北京平均每年大雪及以上日数仅有0.4天,大概每三年才能见到一场大雪。
另外,据中国天气网分析,随着气候变暖,北京越来越多的降水由于气温不达标,最后是以雨或者雨夹雪的形式出现,纯正的飘雪日数也越来越少。
■ 相关新闻
国家植物园蜡梅傲雪盛放吸引游客
2月9日,纷扬的雪花飘散而下,为天地裹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在国家植物园,金黄色蜡梅傲雪盛放,游客“踏雪寻梅”。
国家植物园内,皑皑白雪覆盖了整个湖面,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绵延无际,犹如巨龙穿梭于云雾间。国家植物园卧佛寺内零星白雪飘落,在红墙黛瓦的映衬下,金黄色蜡梅分外夺目。古香古色中,傲雪而开的蜡梅尽显娇俏,一朵朵蜡梅莹润饱满,阵阵幽香不时传来,引得游客踏雪而来。
国家植物园提醒游客,园内道路比较湿滑,游览时需注意安全。请游客不要前往山路、陡峭路段,以及非游览道路,避免发生危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