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日报丨首博小观众绘纸鸢体验习俗


(资料图片)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5日,首都博物馆举办“春和景明——趁东风,放纸鸢”活动,邀请小观众手绘风筝,尽情发挥创意,在动手中学习和感受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昨天10时,首博地下一层纸艺空间里传出动听的音乐,“有小鸟、青蛙叫”“有流水声”“是春天的旋律”……20余位小观众闭着眼静坐聆听,互相分享感受。“踏青、放风筝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小朋友们今天来到博物馆,也是在‘踏青’。”首博宣教部工作人员闫京一边带着孩子们感受“春天”,一边生动讲述,“风筝在古时被称为‘纸鸢’,古人放风筝不仅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是为了祈求放走身上的疾病、消灾解难。”

台下,小观众们围坐在长桌前,听得津津有味。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们拿起画笔,聚精会神地在风筝上创作:画一只蓝紫色渐变的蝴蝶,在翅膀上添几朵小花,再别出心裁地写上汉字……

“我们在节日里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动空间,让他们通过聆听、交流、手工体验,有所收获。”闫京说,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首博都会举办一系列特色活动,“希望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让青少年在博物馆里感受传统节日气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