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物业+养老”需多方合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综合服务大厅里配置了自动体检机,可以测量血压、血氧,还有图书阅读角,老年餐等服务也已经安排上了。本报记者日前探访“物业+养老”模式发现,某小区的养老驿站已初具雏形,配套服务趋于完善。

从老年人的心愿看,“物业+养老”显然很值得期待。最新调研报告显示,北京市近九成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而他们最期盼的就是普惠型养老服务。而“物业+养老”恰好存在两项天然优势,一则,距离近、人员亲,相较于第三方机构,老人对身边的物业有更多信任感,物业对小区各户也更加熟络;二则,物业具有一定的硬件优势,与单价高、频次低的第三方养老方案相比,可以提供更加高频次、低成本的服务。事实上,像老人所需要的代挂号、代买菜、代扔垃圾、上门理发等生活服务事项,虽然说起来都不大,但既庞杂又高频,确实需要调动起更多“家门口”的资源。

但从记者实地探访情况看,“物业+养老”模式也存在现实难点。首先是动机上,目前“家门口”的养老服务,大多由街道和居委会成立的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小区物业基本在这一系统之外,如何更新他们的态度和认知,是参与的第一步。其次是投入上,即便物业有硬件优势,但人力、房租等成本同样不容小视。就像某些老社区,经过多年运营,养老驿站早已“五脏俱全”,却仍是“螺蛳壳里做道场”难以扩张。还有专业性,养老服务毕竟不同于物业服务,医疗、配餐、日常照料多少需要专业性。随着人们更加注重品质生活,专业性“再上层楼”是必然要求。

对于新探索而言,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都再正常不过。而打消现实顾虑的办法,就是以事实说话,让“物业+养老”模式不仅能做起来,还可以做得很好。养老服务是重要的民生需求,鼓励物业参与其中,就要给出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比如税收减免、场地保证等。而更重要的,还是调动各方力量、积极集思广益,街道、社区等相关方要与物业一起,构建起多业态、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以系统科学的项目设计收获“银发一族”的用脚投票。服务项目多了,盈利路径也会更加多元,可持续发展便会拥有更多着力点。

北京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渐老去,日渐小型化的家庭普遍缺乏足够的照护能力独自承担陡然增加的养老压力。充分发挥我们在城市治理中积累的“多元共治”优势,打造更多物业“跨界”养老的成功案例,新模式才会真正成为大家的新选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