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资讯:感受东城区东花市街道“快捷模式”延时服务 把居民的事当自己的事办

每天70余件、一周近四百件的办件量,若再算上日常咨询、材料领取,更加难以计数。过去一周,记者在东花市街道政务服务中心蹲点,感受基层办事机构不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以及如“老朋友”般为辖区居民提供的温情陪伴。

“总咨询”、“代办代邮”、反映“办不成事”窗口……踏入东花市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正对大门的咨询台第一时间吸引居民目光。半人多高的台面上一溜儿大小立牌,文件盒里,各类一次性告知单摆得整整齐齐。


(资料图)

“您好,您办什么业务?”每有居民入内,在旁值守的引导员孔文珍立即热情相迎。“为节省居民时间,提升效率,我们把咨询台前移到中心门口。”孔文珍介绍,它犹如一个微型办事台,若居民只是询问某项业务,或者来领取此前办好的卡证文件,不需要进入大厅就可快捷完成。

在常规工作时间外开展“延时”服务,是如今不少政务服务中心都在推行的举措。“我们这儿,周末时段会安排两位工作人员值班,有需求的居民可以打电话预约。”韩美旭说,在上周六,他和同事一大早就等在政务中心,几位预约居民当天要来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

72岁的张海(化名)带着一沓资料前来,到上传系统照片时却卡了壳——“办优待证用的电子照片要求很严格,好多居民带来的照片不合格,我们就帮忙修改了,还可以现场重拍。”韩美旭边操作边向张海示意,“没关系,我给您修修图。”

“耐心、细致、周到,热情”,在窗口等候的张海连连点头,扳着手指夸奖起“小韩姑娘”。韩美旭眼睛弯成月牙儿:“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除了直接面向居民的咨询台与综合窗口,后方办公室也是同样的忙碌。“您是明天下午过来办吗?好的,那等着您啊……”当记者推开办公室的门,正听到李凤英欣喜的声音。

“终于联系上了!”挂断电话,她如释重负。此前,2021年度城镇职工大病医保报销名单下发,名单上的居民都是由医保单位筛选出来,可以进行“二次报销”,但需要工作人员联络对接。

46位居民,李凤英挨个儿联络,但有四五个人始终联系不上。电话打不通,地址也不对,她锲而不舍想办法。开介绍信请派出所协助、联系其他社区居委会帮忙、辗转寻找亲属家人……终于都有了回应,“我们要尽百分百努力,把党的温暖传递给大家。”

坐在对面的刘敬晗接过话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做政务服务工作,就要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最近,她为一位灵活就业人员办理退休时发现,居民有5年工龄档案里没有证明。然而居民的原单位早已不在,他觉得找起来太麻烦,自己都想把这段工龄放弃掉。“我们就陪他去了社保中心,联系参保单位,追溯原单位,最终完成工龄认定,这位居民特别高兴。”

记者手记

政务服务一头连着政府职能、一头连着百姓需求,其服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在东花市街道政务服务中心蹲点期间,我对此有了更加具象的体会。

进门一句“您好”、一张笑脸温暖人心。环顾四周,“身边榜样”栏目,记载着居民送来的一面面锦旗。“学习园地”里,张贴着最新的指导文件。低位咨询台、老年人服务帮办点、志愿者服务站、纠纷调解点、急难愁盼“帮帮团”……不算太大的政务服务中心,俨然是位功能“多面手”,每一处细节都布置得精致温馨。

相关负责人坦言,政务服务中心承载的角色确实越来越多。今年夏天,还放进来了“委托受理”业务。例如城管、住保、计生、司法、教育等街道其他职能部门直接对企业群众的业务,先经过委托受理进驻到政务服务中心的综合大厅来受理接待,再至后台流转给相应单位。这让同事们的工作任务更重了,但给群众提供了切实的方便,大伙儿都干劲十足。这种“精气神”犹如一道缩影,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基层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