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陵文化到明文化 十三陵做了什么

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里,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北京七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中,明十三陵最为神秘。这里埋葬有13位明朝皇帝,除帝陵外,陵寝区域内还有行宫、神宫监、祠祭署等众多附属建筑。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十三陵享誉海内外,于200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北京不断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思想引领下,近年来,明十三陵不断释放明文化的丰富内涵。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就从陵到明的文化内涵扩展、推动明文化活力新生展开专题探访。


(资料图片)

扩充景观格局

打造更醒目的“城市文化家具”

《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提出,要打造城市整体文化景观格局。其中,以明十三陵为代表的燕山文化景观区域是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明十三陵不断扩充景观格局,推动更多遗址遗迹展示开放,同时规划设计明文化主题旅游线路,用明文化旅游路线串起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银山塔林等景区,以明文化提升景区间关联性,让游客在昌平、在十三陵镇获得更为丰富的明文化体验,也让明十三陵这个“城市文化家具”变得更大、更醒目。

昌平是明文化的汇聚之地,区内明代历史遗迹众多,传递出丰富的明文化内涵。明太祖朱元璋力主修建的居庸关长城、为明朝皇帝北征及谒陵巡狩而修的巩华城,是研究明朝军事文化的重要历史遗存;为守卫皇陵而建设的永安古城是明十三陵有机组成部分,现仍保留六街城隍庙、三步两庙胡同、关帝庙等历史遗存,是研究明代新建城镇的重要依据。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扩大景观格局、促进区内各景区关联性,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将通过明文化旅游线路,将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巩华城、永安古城等明代历史遗迹“串珠成线”,在十三陵镇乃至整个昌平区形成范围更大的“城市文化家具”和明文化景观格局,让游客在昌平了解明朝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一站式”体验到丰富的明文化,同时为发展明十三陵兆域内全域文化旅游打好基础。

外部加强“联动”,内部也要扩大开放范围。明十三陵80平方公里范围内,散落着120余处古迹遗存,但目前游客仅能看到长陵、昭陵、定陵、神道及2021年开放的康陵,景区间联系较弱,游客难窥明十三陵背山面水的陵寝文化全貌,更不必说其背后体现的明代管理制度和祭祀礼仪。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未来,明十三陵将逐步打通长7.3公里的主神道、修缮明十三陵兆域边墙,并推动更多陵寝对外开放,将一座气势磅礴、陵墓与高山、河流、植被相融合而成的帝陵清晰地展现在游客面前,让游客感受到600年前明十三陵历史空间格局。

拓展文化空间

传递多元明文化元素

丰富的历史文化是首都一张金名片,博物馆则是这张金名片最佳展示平台。北京市“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北京将加快博物馆之城建设。在北京众多博物馆之中,明十三陵博物馆是明文化的集大成者,为展示明文化提供了广阔的文化空间。

使用518根细金丝手工编结而成的金丝翼善冠、镶嵌121块宝石的十二龙九凤冠、绣有十二团龙图案的黄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纹衮服……如今,定陵的众多出土文物中的相当一部分珍贵文物已经在定陵博物馆展出,通过博物馆这个“大脑中枢”,游客们感受到这些精美文物中蕴含着的博大精深的明文化。

如果说明十三陵博物馆展示的是明朝皇家文化,那么相距不远的居庸关长城博物馆则是明朝军事文化、长城文化的绝佳窗口。居庸关长城博物馆分露天建筑和室内展陈两个部分,室内展陈集中展示了居庸关长城历史陈列和古诗文,露天建筑则包括现存的长城、敌楼、南北券城、城楼等完备的古代军事设施。

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文化空间承载的明文化要素却极为有限。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明十三陵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5119件,其中珍贵文物1057件套,数量多、品类全、级别高,文物价值极其珍贵,文化内涵极其深邃。然而,这些极为珍贵的文物大多仍“待字闺中”——未曾向社会公众展出过,文物中蕴含的明朝历史文化也难以昭示。

“不能再让文物躺在库房里睡大觉。”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说。今年起,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将积极推动文物活化利用,通过展览展陈让这些明文化的“亲历者”与社会大众见面。据介绍,今年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将与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等单位合作,进行馆藏文物外借、展出活动,积极推动“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走出去”。在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举办定陵文物再聚首展览,在杭州举办“回望大明——万历专题文化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孝显明空——万历文物特展”。

除了线下展览,明十三陵管理中心还进行了文物数字化,通过对馆藏文物进行高精度三维扫描,制作了文物数字档案,并将扫描的文物进行线上云展览。计划做一些线上展览平台,让游客不受时间、地理因素限制,随时都能欣赏到明十三陵出土的珍贵文物。

居庸关长城博物馆也正在升级改造。未来,整个居庸关长城瓮城以内4000多米范围内都将成为一座“天然博物馆”。除了户曹行署、居庸关云台等室内展馆设展外,文物建筑本体也将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游客行走于居庸关长城之上,所行之处、所见之景均是体验明文化的“博物馆”。

距离定陵不远,前不久落成的明十三陵景区游客中心在承办了首届明文化论坛后,也成为传播明文化的又一重要文化空间和平台。该游客中心将文化内涵与地理要素紧密结合,既是明文化论坛的主场地,又在论坛后陆续举办大明书场、“明粉”交流会等活动,一个明文化个性表达空间就此落成,一场“永不落幕的明文化盛宴”在此开启。

明十三陵不仅仅是十三座帝陵,更与周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共同形成了既庄严肃穆又包含礼制秩序的明文化。近些年,昌平区、十三陵镇都加强了对破坏自然环境的整治力度,并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对陵寝周围环境进行整治。目前整个保护范围内土地流转率达到了85%左右,游客来到明十三陵,会明显感到视野更加通透,目光所及没有遮挡。恢复的田园风、山水景不仅是涵养人心的自然美景,也包含着丰富的明文化的信号。可以说没有自然的山川地形,就没有明十三陵,山川美景与陵寝共同构成了明十三陵灵动的文化空间。

丰富文化活动

传递更多明文化价值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为推动明文化传播,明十三陵管理中心还推出多类以历史塑形、为文化铸魂的文化活动,传递出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一是 “修”。修缮既是一项日常的文保工作,也是不断挖掘文化价值和历史内涵的文化活动。2018年,明十三陵启动兆域边墙勘查,调研人员完整地走完了十个山口的兆域边墙,并得到很多新的发现。比如,只有山口两侧以及东山口和西山口间的平缓地带,才有人工砌筑的边墙,而其他区域都是靠自然天险形成天然屏障合围,并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大范围人工修筑边墙围合,织补了对明十三陵的认识。

二是“展”。展陈是历史文化最直观的体现。去年,继一批珍贵文物亮相明文化论坛后,更有一批阔别已久的定陵出土文物“回家”,将在今年明文化论坛期间对外展出。今年是明十三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周年,明文化论坛将全新升级,不仅有国际重磅嘉宾亮相,还将与同时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明孝陵进行联动,共同奉上一场明文化盛宴,擦亮明文化“金名片”。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除了主论坛外,本次明文化国际论坛还将进行一系列配套活动,包括文物展览、明文化礼乐展演活动、明文化学术活动等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带领游客重温明代盛况,感受璀璨的明文化。

三是“写”。对文物的研究和对历史的探寻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而向游客传递明文化的讲解词也需要随着研究深入而不断更新。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组织相关人员系统挖掘、梳理和阐释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银山塔林辖区文物文化价值,在确保真实性的基础上增强时代性、趣味性。现已完成24篇基础稿件的撰写和编辑,将为游客传递内涵更丰富、更具时代性的明文化。

四是“讲”。讲大明历史、传中华文化,“大明书场”活动自举办以来受到了明文化爱好者的广泛好评。从迁都北京、营建长陵到郑和下西洋、明代对外贸易……作为传播明文化的常态性活动,“大明书场”结合明代阶段性历史事件,邀请专家学者深入解读,为明文化爱好者带来既有古老文化的神秘感又有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性的明文化知识。

五是 “寓”。277年的明王朝,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历史人物、创造了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近年来,明文化管理中心注重对明代优秀传统价值观的提炼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十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能在明文化中找到源头和根基。

【观察】

孟斌:从守“陵”人到守“文”人

对儿时的孟斌而言,永陵曾是他和小伙伴的“游乐场”,他也听长辈说过墓主嘉靖皇帝不少轶事。那时,他还不能理解,为什么长辈对这座规模巨大的帝陵如此崇敬,世代自发守护。他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这座帝陵的守护者。2021年,孟斌正式成为永陵护陵员,负责永陵内文物安全工作。

孟斌告诉北青报记者,作为护陵员,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负责永陵文物安全,为此他和同事们每天都需要围绕着永陵来来回回巡视多次,不仅要看护文物,也要查看是否存在消防隐患。此外,护陵员还要负责陵区园林养护,清扫落叶。

工作看似简单重复,但在孟斌看来,这是一份需要极强责任感的工作,护陵员护的不仅仅是一座陵,更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明文化。“看起来我们的工作内容和保安差不多,都是巡逻和执勤,保护安全,但保安守护的是一份财产,而我们守护的则是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所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多得多。”孟斌说。

除了守护,孟斌认为,作为护陵员,他们也有传承、传播明文化的责任。对孟斌而言,身为“当地人”的自觉是他学习明朝历史、感受明文化的开端。“我们生活在这,经常会碰到游客询问关于明十三陵的事,自己家门口的事儿都不知道就说不过去,于是就一点一滴地积累学习。”成为护陵员后,他所在的明十三陵文物安全中心也会组织大家学习明文化,彼此分享关于明代历史、明代建筑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自己学会了、学懂了,孟斌还会把所学分享传播出去。“我参加过一些公益活动,带领孩子们在陵区周边捡垃圾,也给孩子们讲一些明朝历史、文物保护方面的知识。”孟斌认为,明文化不仅要守护更要传播,他希望明文化能走出去让更多人知道,当更多人像他一样了解十三陵、了解明文化,大家才会从内心里爱护文物、守护明十三陵。

【内存】

天下为公: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民为邦本:明太祖朱元璋草根出身,又经历了元末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深知百姓不易。面对百废待兴的明王朝,他提出要“宽民必当阜民之财、而息民之力”,轻徭薄赋,与民生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方能长治久安。

为政以德: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为政以德,爱惜民力。他兴修水利,整修吴淞江、白茆河,通江入海。推行“一条鞭法”,贫苦百姓的土地被豪强势力兼并的,交还原主,安抚穷困,深受百姓爱戴,被誉为“海青天”。

革故鼎新:面对明朝中后期持续颓靡的局势,首辅张居正革故鼎新,吏治上推出“考成法”,经济上推行“一条鞭法”,通过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万历新政营造了明朝最后一段辉煌,彪炳于史册。

任人唯贤: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氏多次劝说朱元璋注意选拔人才,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朱元璋登基后欲授予马皇后亲族官爵,马皇后断然回绝,并言:“国家官爵当与贤能之士,妾家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

天人合一:明十三陵在选址、营建中无一不体现出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明十三陵分别建在天寿山东、西、北三面山麓上,每一座陵墓从规划到选址,都全面考虑了陵寝建筑和山脉、水流、植被的协调,使陵寝和山川形势自然形成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自强不息:与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的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以《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座右铭,勤学不辍,不仅苦读兵法,还师从南少林高手李良钦学剑(棍)术,不仅“剑术天下第一”,且骑射功夫达到百发百中之境界。

厚德载物:明朝中期名臣、内阁首辅商辂为人刚正、宽厚有德。明成化年间,商辂曾遭董旻等多人弹劾,他因此请求辞职。明宪宗大怒,要求调查弹劾商辂的人,商辂却说:“臣曾经请求优待宽容进言的人,现在议论到臣反而责备他们,对公众舆论又怎么解释呢。”宪宗听后不禁更加重用商辂。

讲信修睦:明朝开国名臣宋濂自幼多病、家境贫寒,但他聪颖好学,向邻居借书苦读。每次借书必讲好期限从不违约,约好向人求教即使大雪封山也依然前往,靠着诚信和勤奋,宋濂从一个穷小子成长为一代名臣。

亲仁善邻:郑和七下西洋,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向“西洋”各国传播中国的友谊。郑和船队所到之处皆宣扬明朝亲仁善邻的外交政策与天下太平、世界和平的理想,除有限自卫外,没有征讨和杀伐,与各国平等开展贸易往来。

关键词: